典雅网志
当前位置:订印网志 >
大埔县

订印网专注于互联网设计定制印刷的全产业链电商平台。为大埔县供高品质的名片印刷、名片设计、名片制作、宣传单、会员卡、画册、不干胶、优惠券、手提袋等多种产品在内的设计印刷服务。

大埔县是广东省梅州市下辖县,地处广东省东北部,韩江上游,位于北纬24°01′~24°41′,东经116°18′~116°56′,东北紧靠福建省平和县、永定县,东南连接潮州市饶平县,西依梅州市梅县区、梅江区,南邻丰顺县。截至2013年,大埔县总人口553945人,有“华侨之乡、文化之乡、陶瓷之乡、名茶之乡”之誉,被认定为中央苏区县。大埔县总面积2470平方千米,辖14个镇。2015年,大埔县地方生产总值71.81亿元。 

大埔县有三河坝,翁万达墓,中山纪念堂,中山公园,明代古城,韩江源等景点。

大埔县先后荣获“中国蜜柚之乡”、“中国名茶之乡”称号,被评为“中国绿色生态蜜柚示范县”和“2011、2014年度全国重点产茶县” 、“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”,西岩乌龙茶和大埔蜜柚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。

历史沿革

名称来源

因明置大埔县时,设治于大埔村。乡人为纪念大布先生的仁举美德,联合呈请上头,命名为“大布县”。后因朝中有争议,为讨好两方,改名为谐音的大埔县。

设治前

大埔历史悠久,已先后发现多处属于新石器晚期的文化遗址和商墓群,证明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有人群聚居。远自夏商周3代,大埔为扬州南裔地,秦汉时属揭阳。

东晋义熙九年(413年)立义招县,隶属义安郡。

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义招县为万川县,隶属潮州,义招、万川县治均设在湖寮(古城)。

唐武德四年(621年),废万川县,县境并入潮州海阳县(今潮安)。

此后,历宋元及明前期,均为潮州海阳县光德乡。

明成化十四年(1478年)立饶平县,大埔为潮州府饶平县地。

设治后

明嘉靖五年潮州府置大埔县,隶属潮州。因明置大埔县时,设治于大埔村。乡人为纪念大布先生的仁举美德,联合呈请上头,命名为“大布县”。后因朝中有争议,为讨好两方,改名为谐音的大埔县。据《大埔县志》:“大埔,盖俗称,平旷高原,仅宣果瓜蔬麻者曰埔;自茶山(旧县治)之麓,弥望平原,无虑数百顷地,总呼为埔。”

清乾隆三年(1738年)分出白芒畲、箭竹洋、下畲子、塘子腹、风吹[石示]、青麻园等6处新设丰顺县。

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,先后属兴梅专区、粤东行政区、汕头专区。

1958年撤丰顺县,划潭江、黄金、[阝留]隍、大龙华等4个公社归大埔县。

1960年复设丰顺县,上述四个公社归还丰顺。

1961年春,县治由茶阳迁至湖寮镇五虎山麓,隶属梅州地区。

1988年归属梅州市。

行政区划

截至2002年,大埔县辖20个镇,248个村委会、23个居委会。

截至2003年,大埔县辖20个镇,共有10个居委会、248个村委会,4044个村民小组。

2004年10月,大埔县撤销3个镇:长治镇并入茶阳镇,岩上镇并入西河镇,平原镇并入高陂镇。

截至2005年12月31日,大埔县辖14个镇:湖寮镇、茶阳镇、西河镇、百侯镇、枫朗镇、光德镇、桃源镇 、高陂镇、大麻镇、三河镇、大东镇、洲瑞镇、银江镇、青溪镇。

人口民族

截至2000年,大埔县总人口352013人;其中湖寮镇66842人,茶阳镇29544人,高陂镇27125人,青溪镇12085人,长治镇7184人,三河镇13543人,英雅镇6029人,大麻镇18502人,银江镇17211人,洲瑞镇11275人,古野镇11658人,平原镇11084人,光德镇23591人,桃源镇12440人,枫朗镇19606人,双溪镇10591人,百侯镇19029人,大东镇12597人,西河镇14746人,岩上镇7331人。

截至2002年,大埔县总人口51.31万。

截至2013年,大埔县总人口553945人,县内居民均为客家人,主要为汉族,此外,有少量蒙古、回、壮、满、瑶、土家、黎等少数民族居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