订印网专注于互联网设计定制印刷的全产业链电商平台。为龙门县供高品质的名片印刷、名片设计、名片制作、宣传单、会员卡、画册、不干胶、优惠券、手提袋等多种产品在内的设计印刷服务。
龙门县,广东省惠州市辖县,位于广东省中部,增江上游,地处珠江三角洲范围内。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3°48'26″至114°24'58″,北纬23°20'6″至23°57'50″之间,东南与河源市东源县、惠州市博罗县接壤,西南与广州市增城区、从化区毗邻,北与韶关市新丰县相连。东江支流——增江上游西林河(龙门河)东北向西南贯穿全县。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,全县总面积2295平方千米,山地及丘陵占总面积的73%,平均海拔550米。
初步核算,龙门县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58.64亿元,突破150亿元大关,同比增长15.0%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19.58亿元,同比增长4.5%(可比价);第二产业增加值74.51亿元,同比增长23.2%(可比价);第三产业增加值64.55亿元,同比增长8.7%(可比价)。分季度看,一季度增长13.5%,二季度增长14.7%,三季度增长15.0%,四季度增长15.0%。
建制沿革
秦始皇二十四年(公元前223年)置番禺县,龙门属番禺县地。
后汉建安六年(201年)由番禺县析置增城县,龙门属增城县。
明弘治九年(1496年)割增城县东北部的西林、平康、金牛三都及博罗县西北部的一小部分地方,设龙门县,县治置西林都七星岗。县境原是增城县的上龙门地区,故以龙门命县名。
自建县至清末,龙门县均属广州府。
民国元年(1912年),隶属广东都督府;民国三年(1914年),隶属粤海道;民国十年后隶广东省;民国二十五年隶属第四行政督察区;民国三十六年隶属第五(专署)行政督察区。
1949年8月27日,龙门县解放,属东江专区。
1952年11月,龙门县隶属粤中行政区。
1956年12月,龙门县属惠阳专区。
1958年11月,龙门县与增城县合并,称增城县,隶属广州市。
1959年3月,龙门县隶佛山专区。
1961年10月25日,恢复龙门县建置,仍隶属佛山专区。
1963年6月,龙门县又属惠阳专区管辖。
1975年1月,龙门县隶属广州市。
1988年4月,龙门县划入惠州市管辖。
行政区划
2000年至2002年,龙门县辖15个镇,157个村委会、23个居委会。
2005年,天堂山镇并入地派镇;撤销铁岗镇和左潭镇,设立龙潭镇。
2005年6月16日,撤销龙城镇,设立龙城街道办事处,并将原王坪镇王坪居委会和青溪、戴屋、樟潭、黄溪、鸬鹚、横田、城西、王坪、花围、陈村、黄竹沥、江厦、三洞13个村委会划入龙城街道办事处;王坪镇更名为龙田镇。
2005年12月9日,撤销沙迳镇,并入龙华镇;撤销路溪镇,并入龙江镇。
截至2012年4月17日,龙门县辖1个街道(龙城街道)、8个镇(麻榨镇、永汉镇、龙华镇、龙江镇、平陵镇、龙田镇、地派镇、龙潭镇)、1个民族乡(蓝田瑶族乡)。
人口民族
2014年全县常住人口31.62万人,户籍总人口35.58万人,其中男性18.02万人,女性17.56万人;农业人口23.84万人,非农业人口11.74万人。0-18岁(含不满18周岁)人口8.94万人,占总人口的25.2%;18-60岁(含不满60周岁)人口21.57万人,占总人口的60.6%;60岁以上人口5.07万人,占总人口的14.2%。
截至2012年4月,龙门县辖区有19个民族成份,其中少数民族18个。少数民族人口9516人,占龙门县总人口的2.8%,其中瑶族人口8927人,占龙门县总人口的2.6% ,大部分居住在蓝田瑶族乡;另有畲族、苗族、回族、壮族、满族、侗族、黎族、蒙古族、独龙族、仡佬族、土族、藏族、土家族、普米族、哈尼族、傈僳族、羌族17 个少数民族605人。